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布拉柴维尔  >> 布拉柴维尔故事 >> 正文 >> 正文

长江日报武汉力量闪耀ldquo一

来源:布拉柴维尔 时间:2022/6/13
导读长江日报,整版报道二航局!

《长江日报》年4月28日第28版《武汉力量闪耀“一带一路”》报道二航局!

南亚岛国马尔代夫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多年后的今天,在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首座大桥正在架设,气势如虹。

这是年,中、马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的大型工程,也是践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工程。该桥不仅是世界级旅游胜地马尔代夫的首座大桥,也是全球首次在珊瑚礁上建造跨海大桥。

这座大桥的EPC总承包单位,正是总部位于武汉的建桥“梦之队”——中交二航局。

建桥“梦之队”

在欧亚非展示中国速度

年4月6日下午,中马友谊大桥主桥最后一根桩基混凝土浇筑结束,比原计划提前24天。从年11月成功浇筑首根主桥桩基至今,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历经多个日夜,使大桥主体结构在珊瑚礁上彻底站稳脚跟。

时间前溯。年,中交二航局的建设团队在翻滚的印度洋上抢抓不到个小时的窗口期,施沉主桥区域71根大直径钢护筒,完成5个大型起始平台和5个大型钻孔平台的吊装作业。实现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岛与机场岛的跨海通联,开启当地人步行过海的新时代。

为南亚、非洲架桥铺路

展示“中国质量”“中国速度”

海峡内水深浪急,得名“恶魔之海”。大桥建设困难重重,在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的情况下,项目团队攻破令不少国际工程单位望而却步的世界性难题,向世界展示了中交二航局的建桥实力和速度。

设在武汉的大桥保障组,在前方施工现场的主桥海域设置了波浪监测仪、在海面浮吊上安装船舶运动姿态仪。在武汉的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监控室,实时监测施工海域的波高、周期、流速、波动等情况。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武汉的技术中心,与万里之外的马尔代夫工地连成一体。

4月13日上午,一辆崭新的中国造客运列车从肯尼亚内罗毕南站始发,以平均公里的时速飞奔,顺利抵达蒙巴萨西站。这是蒙内铁路6月通车试运营前的一次重要联调联试。

年,中交二航局中标蒙内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建造,是海外首个全中国标准的铁路项目。作为肯尼亚的“世纪铁路”,蒙内铁路不仅是肯尼亚版的“京沪铁路”,还是东非铁路网的起点。这个铁路网主要承担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金)和南苏丹6国的货物运输,对整个东非地区的未来发展作用巨大。蒙内铁路共有11个建设标段,中交二航局承担了第四标段施工。

蒙内铁路全线穿越察沃国家公园、内罗毕国家公园的部分长达公里,接近线路总长的1/4。为保护动物,中交二航局负责的四标段内设计了道涵洞、23座桥梁,其中60%是动物通道。

第四标段年12月开工时,肯尼亚人认为工期至少5年。但仅仅两年多,这条铁路已基本铺通。肯尼亚人惊叹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但在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看来,它更代表着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交二航局驻肯尼亚办事处主任兼第四标段项目常务副经理肖翔说:“我们就是要通过高质量、高标准的设计与建造,让人们记住这条铁路是中国人修建的。”

响应国家倡议

28个项目遍布“一带一路”

年,中交二航局首次进入海外市场。35年来,总共承接海外项目83个,业务种类涵盖水工、桥梁、公路、铁路、地铁、隧道、市政工程等领域,市场范围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合同总额达65亿美元。

中交二航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依托中国交建“一体两翼”平台,充分发挥品牌优势,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布局。目前在建的海外项目28个,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同总额38.7亿美元。承接工程的同时,极大带动了中国的标准、技术、装备“走出去”。

中交二航局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世峰说:“我们是国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是中国交建走出去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就提出‘海外优先’战略,致力于打造‘国际二航’。”

中交二航局总经理由瑞凯也认为,中交二航局必须抓住机遇,加速海外市场的拓展。从长远看,海外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要通过“海外优先”战略的实施,使中交二航局成为中国基建企业走出去的靓丽名片。

王世峰认为,对中交二航局来说,整合国内优势产品,实现“桥品牌”和“铁路品牌”的海外复制是当务之急。要以拓展海外高端桥梁市场和倾力打造高品质蒙内铁路为突破口,把中交二航局在国内建桥“梦之队”和中国交建铁路建设主力军的品牌优势推销出去,敢于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提升管理、缩小差距。

“十三五”期间,中交二航局将继续依托海外平台,完善海外市场布局;尝试更多的企业联盟和产业链上下游联盟,携手走出去;推动中国文化和二航企业文化在当地的交融,做“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与塞尔维亚数度牵手

成为欧洲基建市场名片

提起中国企业在欧洲基建市场的“名片”,大家都会想到飞跃欧洲多瑙河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年12月18日该桥通车,现场2万余名当地群众挥舞着中、塞两国国旗高喊“中国人万岁”。

这是欧洲首座“中国造”大桥。从建设初期被质疑,到塞尔维亚人竖起大拇指,中交二航局用行动证明,中国企业拥有进入欧洲基建市场的实力。依托泽蒙-博尔察大桥的良好辐射效应,“中国造”备受青睐,中交二航局与塞尔维亚数度“牵手”,在欧洲接连收获大单。

第二个项目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即将进入大规模全线施工,中交二航局承建了第一标段,其中莫拉契查大桥墩身正以每周6米的速度爬升。

中交二航局施工的塞尔维亚E高速公路项目主体工程本月已开工。这项工程起于塞尔维亚苏尔津,止于奥布雷诺瓦茨,全长约17.6公里,设计时速公里,双向四车道。全线包含一座跨萨瓦河特大桥、12座中小桥、两处互通立交等工程。

这条高速公路为欧洲11号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优先实施项目,连接塞尔维亚至黑山出海口巴尔港,是塞尔维亚最高效便捷、安全稳定的出海通道。

中交二航局

搭建民间“友谊桥”

海外项目本身充分展现“中国制造”的硬实力,中交二航局驻扎海外项目的员工也堪称“民间外交家”,在当地传递着华夏文明,让友谊之花盛开在海外。

初到国外,二航人一般会为当地员工准备有中国元素的小礼品,如茶叶或中国结。获悉风油精在利比里亚颇受欢迎,中交二航局项目部为当地员工特地准备。

中交二航局在海外聘用当地劳工、当地专业分包商、国际化采购等占比均为工程总造价的40%左右,在建的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当地元素占到45%。在越南,跟随二航局项目工作时间最长的越籍员工已近10年。

每项工程,都是一座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在中交二航局马来西亚槟城二桥,一位印尼工人动情地说:“我的中国师傅会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非常有耐心,让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感动,他们是我的‘中国好兄弟’。”

在肯尼亚进行蒙内铁路项目期间,中交二航局成功救援被困野生大象,肯尼亚大型动物基金会负责人亲自发来感谢信。

去年12月,中交二航局自掏腰包,选派6名优秀的巴基斯坦籍员工赴武汉沌口长江大桥项目进行20多天的实地培训交流。除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还穿插了汉语和企业文化课程,学习中国歌曲,了解中国文化。

今年3月12日,由中交二航局文莱大摩拉岛大桥项目参与赞助的文莱慈善马拉松活动,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鸣枪,约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长跑及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参加。项目部员工代表参加了跑步类各个级别的赛事,两名员工还分获跑步类3公里、5公里两个项目冠军。

项目党支部书记吴炜表示:大摩拉岛大桥项目一直秉承和文莱人民“同呼吸、共发展”的社会责任理念,致力于奉献当地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gs/10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