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布昨日新增6例确诊病例详细信息
其中含1名飞行员
12月15日,成都市卫健委公布12月14日0—24时,四川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6例(1例为本地病例,5例为境外输入)。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患者1:女,49岁,居住于郫都区郫筒街道中铁奥维尔二期,系既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2月8日实施隔离医学观察。12月12日检出核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医院隔离治疗。12月14日因出现发热、流涕,订正为确诊病例。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例
患者2:男,39岁,中国籍。从尼泊尔乘CA次航班于12月13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4日因咽痛、咳嗽,新冠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检查结果异常,诊断为确诊病例,医院隔离治疗。
患者3:男,51岁,中国籍。从科特迪瓦出发,经埃及乘3U次航班于12月12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3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医院治疗。12月14日因胸部CT检查结果异常订正为确诊病例。
患者4:男,37岁,中国籍。从加纳出发,经埃及乘3U次航班于12月12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3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医院治疗。12月14日因胸部CT检查结果异常订正为确诊病例。
患者5:男,39岁,中国籍。从刚果(金)出发,经埃塞俄比亚乘ET次航班于11月26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4日因新冠病毒抗体IgM、IgG阳性,胸部CT检查结果异常,诊断为确诊病例,医院隔离治疗。
患者6:男,26岁,中国籍。从美国驾驶货机于11月29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4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结果异常,诊断为确诊病例,医院隔离治疗。
新增境外无症状感染者1人
无症状感染者:男,42岁,中国籍。从尼泊尔乘CA次航班于12月13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4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医院隔离治疗。
上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居住的隔离点环境已进行消毒,已追踪到的密接人员均处于隔离观察状态,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新增出院2人
2名新冠肺医院全力救治,符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解除隔离标准,治愈出院。现已转入集中隔离点继续接受14天医学观察及随访。
患者1:女,29岁,12月8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医院。
患者2:男,24岁,12月4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医院。
成都1确诊病例曾参加人婚礼
其中一例境外输入者高某,男,26岁,中国籍。从美国驾驶货机于11月29日抵蓉,入境后即集中隔离。12月14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结果异常,诊断为确诊病例,医院隔离治疗。
记者从绵阳市核实得知,高某12月12日,自驾赴绵阳江油巴登酒店参加约人的婚宴,目前该酒店已经封闭,当地正在追踪涉疫情人员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开展流调,核酸排查检测,环境检测及消杀工作。
目前该飞行员居住的金牛区万科金域西岭小区已经封闭,正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北京新增1例轨迹详情,4样本阳性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2月14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某男,27岁,吉林籍,11月28日从香港乘坐香港航空HX航班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采集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
在集中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2月12日集中隔离结束后入住朝阳区一酒店,12月13日出现发热、腹泻症状,12月14日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累计已核实密切接触者名,密接的密接19名,均落实相关管控措施,目前无异常情况;已对其居住的酒店、就诊等场所进行消毒。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晟介绍,年12月14日,朝阳区疾控中心接报1例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朝阳区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组建了采样、流调、消毒、救治、物资、院感防控等八个组,全面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和现场管控等工作。
朝阳区已经组织了15支采样队、流调队对患者所居住的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及活动场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已核实的密切接触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对其所居住酒店环境进行采样,共采集居住房间、电梯、楼道等相关环境样本30件,除患者居住酒店房间4件样本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同时,对其他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环境监测,采集样本件,结果均为阴性。
庞星火表示,目前境外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要增强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持续从严从紧做好直航北京国际航班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入境人员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及7天健康监测;要保持自我防护意识,坚持科学正确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卫生健康习惯。
来源:浙江之声、新闻联播、央视新闻、中国蓝新闻
新民晚报、国家卫健委、健康四川、北京日报等丨编辑:向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jj/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