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手捧食用菌。新华社发(西里尔·恩德格亚摄)
新华社基加利12月12日电 通讯:卢旺达人阿希马纳的菌草“致富经”
新华社记者吕天然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一家食用菌培育作坊里,两名工人正认真地将菌草粉、棉籽壳、石灰粉和水按比例混合,再经过消毒和包装,食用菌的培养皿菌袋就制作完成了。
这家作坊的主人是34岁的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他目前雇了30多人生产菌袋,还用菌袋培育食用菌。收获时节,阿希马纳还要雇更多的人。
年,中国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专家来到卢旺达开始菌草技术合作项目。他们在当地示范和推广菌草技术,现已举办菌草培训班47期,直接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带头人和农户等超过人,还扶持50多家卢旺达企业、合作社、个体户生产食用菌菌袋,卢旺达全国累计已有多户农民利用菌草技术培育食用菌。
来自中国的菌草技术“以草代木”,从根本上解决了食用菌类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菌草株型大、产量高、适应力强,除作为蘑菇培养基外,还可大面积种植以防水土流失,或做饲料、有机肥料等。
阿希马纳原本在卢旺达一家糖厂担任机修工,年起为福建农林大学派驻卢旺达的中国专家工作,在中国专家指导下掌握了菌草技术,还帮中国专家用菌草技术栽培食用菌。
菌袋成本低廉,一个不过卢旺达法郎(约合1.5元人民币)上下,而一个菌袋里长出的食用菌,售价远高于菌袋成本。年,因为觉察到菌草技术的商机,阿希马纳用自己的积蓄创立了这家用菌草技术培育食用菌的作坊。
经过4年发展,这家小作坊的菌袋生产能力从最初的每月包提升到现在的1万包,培育出的食用菌批发给当地菜市场、超市和餐厅,还远销到卢旺达邻国乌干达和刚果(金)。
“利用菌草技术种植食用菌,在卢旺达现在可是一项利润丰厚的生意,这对人们摆脱贫困很有帮助,”曾经为全家衣食烦心的阿希马纳说,“我有4个孩子,菌草技术带来的收入,除去孩子学费和生活开支,我还能存下一些资金继续壮大自己的生意。中国人的菌草技术,让我和其他很多人受益。”
“菌草技术的原材料在卢旺达本地就能购得,适合小规模生产,对卢旺达人是很好的增收机会。”卢旺达农业委员会菌草技术协调员约西亚娜·乌姆别伊告诉新华社记者。
乌姆别伊认为,菌草技术为帮助卢旺达农民就业、实现粮食安全和民众增收做出了贡献,食用菌价格实惠、营养丰富,对改善卢旺达人营养水平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卢旺达农业委员会希望在全国进一步推广菌草技术,使这一技术在卢旺达广泛应用。
9月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检查菌袋。新华社发(西里尔·恩德格亚摄)
9月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收获食用菌。新华社发(西里尔·恩德格亚摄)
来源:新华网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推荐阅读致富菌草扎根斐济《共同梦想》新华网丨中国“神草”助力斐济农民减贫致富经济日报
“一带一路”项目开花结果中国技术助巴新农民致富
分享点赞,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jp/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