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TUFFTHATREFINESYOU
艺术本身的跨学科特性,让美术馆成为了人道、生态、政治、经济等话题的讨论平台
以日常语境中的“天气”为切入点,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让我们谈谈天气-危机时代的艺术与生态”呈现了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生态问题,以及艺术家由此进行的创作实践。从气候变化、人类世,到原著文化失语、未来考古学,这些议题并没有简单地被批判或怀旧替代,而是得到了跨领域的有机延展与探索。
现居巴黎的独立策展人兼艺评人NatasaPetresin-Bachelez和贝鲁特舍索克美术馆前展览负责人NoraRazian负责了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划,形成东西方两种话语的结合与对照。展厅空间设计由AdibDada及TheOtherDada建筑集成实验室完成。为呼应展览主题,展厅内保留了大量开放空间,减少展墙搭建。长形展厅中央设有一面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墙。在墙的引导下,观众会从展厅一侧绕到另一侧,路径对应无限符号,循环往复。
JoanaHadjithomas及KhalilJoreige,《采样盒:萨达特2》()??JoanaHadjithomasKhalilJoreige
AdrianLahoud,《蚀之形》()影像截图??AdrianLahoud
荷兰大气化学家PaulJozefCrutzen于年提出“人类世”概念,以此替代“全新世”后的地理纪元。战争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对于生态的影响如何才能更为直观地被呈现?JoanaHadjithomas与KhalilJoreige共同创作的作品《采样盒》通过摄影和考古学图纸呈现贝鲁特岩层岩本,将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岩层与远古岩层叠加对比,以此诠释“人类世”的概念。
无论就时间还是区域而言,人类活动都非均质行为,地理霸权中的资源开发与污染处理在体现经济发展不平衡之外,更是后殖民霸权与生态政治的缩影。SammyBaloji摄影作品《邦福拉被淹没的露天矿区》展现了在中国政府开采下的刚果矿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援助的交换)。《1号链接,卡瓦马城》则将蓝天白云下带游泳池的郊区房屋与橘红色棚顶的工人住所并置,形成鲜明对比。JessikaKhazrik在其装置作品《两个油桶亲吻,直到它们的水相遇》中,用石头将两个装满水的油罐顶起,形成三角结构,指向年臭名昭著的黎巴嫩油桶垃圾贸易。AdrianLahoud的《蚀之形》聚焦于北半球工业生产气溶胶为非洲Sahel地区带来的水资源紧张、耕地流失等问题。KarrabingFilmCollective的虚构影像作品《美人鱼,镜像的世界》则讲述了在过度污染的环境中,欧洲人向免疫土著居民寻求解救方案的故事。
左滑查看KarrabingFilmCollective,《美人鱼,镜像的世界》(),影片剧照??KarrabingFilmCollective
左滑查看UrsulaBiemann及PauloTavares,《森林法》()影片剧照??UrsulaBiemannPauloTavares
DesignEarth,《太平洋水族馆·铁塔》()??DesignEarth
在经济发展与政治权力不平等的现实下,我们应如何面对弱势一方话语权缺失的问题?MatthewBiederman和MarkoPeljhan带来的《北极远景倡议-菲尼克斯宣言》一方面强调与极地原住民在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有机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北极远景倡议-北极地图》又标示出不同国家在极地探索、开采等相关的利益地带。
UrsulaBiemann和PauloTavares的影像装置《森林法》分析了国际法模式的局限性:厄瓜多尔南部萨拉亚库居民克丘亚人在影像中讲述了他们对阿根廷通用燃料公司石油开采的抗争,以及他们所尊崇的土地伦理观。在遭受厄瓜多尔政府的暴力镇压后,萨拉亚库原住民将燃料公司和授权其开采的厄瓜多尔政府告上了美洲人权法院。此外,建筑小组DesignEarth的《太平洋水族馆》系列插画也呈现了国际生态工程的局限性:自年起,国际海床管理局(ISA)允许了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区域的矿物开采,而这一区域面积几乎等同于欧洲,导致深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作品由此提出八种基建方案,从海洋采矿到垃圾处理,戏谑地揭露现行开采工程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冲突。
E?mericLhuisset,《最后的水之战:未来遗迹》()部分摄影??E?mericLhuisset
广州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ClairePentecost,《命运之爱》()??广州时代美术馆
实际上,以乌托邦建筑或工程作为对现实的质疑与批判与FredricJameson未来考古学所表达的政治寄托确有相似之处。E?mericLhuisset摄影作品《最后的水之战:未来遗迹》展示了于公元前年发生水战的伊拉克吉苏考古遗址,在伊拉克地区的紧张局势下表达对未来的忧虑。MoniraAlQadiri的作品《光谱1》由6件漆上珍珠和深海石油钻头雕塑组成,处于二向色光谱两端的珍珠和石油代表了波斯湾海湾经济从珍珠贸易到石油贸易的过渡。ClairePentecost的装置将人类时间与地质时间融合,谱写消解与重生的循环之诗。这件装置上方挂着多个玻璃小瓶,其中收集了广东不同地区的雨水,横幅上印着当地已灭绝物种的化石图像,地面上则铺有泥土和恐龙蛋化石模型。被污染的水与固化的生命形态相互映衬,组成诗意的隐喻。
广州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JessikaKhazrik装置作品《两个油桶亲吻,直到它们的水相遇》()??广州时代美术馆
尽管本次展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文献展或者学术展,馆方还是将生态问题的讨论延展到了展馆之外。MarwaArsanios装置作品《阅览室》主动打破艺术品与观众间的距离,在展厅一侧的桌子上放置了本关于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后殖民政治、女权主义等与展览相关并有更多引申意义的读物。在展览的基础上,馆方组织了《谈“天”读书会》,深入探讨展览议题。本次展览亦取消了纸质导览册,作品介绍均可在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