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
是第22次全国“爱耳日”
同时也是世界听力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获得听力保健
——筛查、康复、沟通”耳聋及听力损失
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
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
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Q: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是怎么回事?
A:很多人由于经常熬夜、工作的繁忙后,听力突然下降或者是突然间听不见,有些还伴有眩晕,经常会认为过两天自己就会好,或者先暂时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医院看病,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耽误了病情,导致听力无法恢复或恢复不良。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发性耳聋。该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或病毒感染、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诊断突聋后一定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越大,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听力不能恢复。
Q:如何早期发现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听力损失?
A:新生儿及儿童听力筛查,对其听力及言语的发育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宝宝出生三天左右,须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须进行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6、12、24和36月龄是儿童听力筛查重点年龄,任何时期未通过听力筛查,均应及时诊断,尽早让患儿接受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干预。儿童看电视音量开得很大呼之不应或需大声呼喊才有反应等现象、青少年长期接触噪声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医院耳科进行专科检查及听力检测,避免错过治疗时机,导致耳聋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交流障碍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Q:耳朵经常流脓,听力下降是不是中耳炎?
A: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从病因方面可以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朵流脓、耳痛、耳聋、耳鸣、眩晕,中耳炎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颅内和颅外并发症;同时中耳炎有时也是鼻炎和鼻窦炎的并发症。中耳炎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大多数中耳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Q:何为耳鸣?耳鸣能治好吗?
A: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在临床上耳鸣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耳鸣的经历,部分为生理性耳鸣,可以自行消失,但仍有部分耳鸣机制复杂,找不到确切病因,那么耳鸣能够治好吗?在这里治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耳鸣消失,另一种是耳鸣适应。耳鸣适应是指耳鸣声仍存在,但已经对其适应和习惯了,对人的生活工作不产生任何影响。耳鸣的消失依赖于找到耳鸣背后隐藏的病因,找到病因及时解决;如病因无法确定,对此类耳鸣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心理治疗,耳鸣咨询及声治疗等,通过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绝大部分耳鸣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因此出现耳鸣,医院的专科诊断治疗,而不要相信所谓的广告和灵丹妙药,也不要急于求成,有病乱投医,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Q:眩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吗?
A: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但50-70%的眩晕是由耳科疾病所导致的。因为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耳部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平衡紊乱导致眩晕,大部分的耳源性眩晕预后良好,经积极正确治疗效果满意,因此出现眩晕,特别与体位相关,或是眩晕同时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耳源性眩晕可能。
Q:耳石症是什么病?耳石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吗?
A:耳石和耳屎并没有关系,耳石是一种存在于内耳前庭的碳酸钙结晶,在正常情况下,耳石贴附在内耳上,一旦脱落,就会随着人体体位改变异常移动,从而影响人体的平衡,出现眩晕等症状,而耳屎是外耳道中耵聍腺体分泌的一些分泌物,可以通过棉签和镊子取出。
耳石症的学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当人们出现与体位相关的眩晕,持续时间短暂,这时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有耳石症了,出现眩晕,不必过于恐慌,及时就诊,大多数耳石症患者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后症状可消失和好转。
哪些坏习惯会损伤听力?
听力受损有哪些症状?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
一起跟月宝来了解↓↓↓
关爱耳朵,保护听力
一起行动起来吧~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等)
更多精彩推荐
1.有奖征集!Pick月亮湾,秀出你的精彩操作!
2.闹元宵
猜灯谜赢好礼啦,你还在等什么?
3.变化中开新篇,挑战中谋新局!月亮湾召开年工作动员会
4.叮,月亮湾基层党员冬训“打卡”中…….
5.“安”字为先!迈好新年第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mj/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