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发表,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注:自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在高海红研究员和刘东民主任带领下,赴香港、伦敦、巴黎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离岸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实地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是上月作者一行赴巴黎调研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报告。调研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巴黎不仅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还为非洲法郎区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服务。因此,在巴黎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对欧洲和非洲有双重含义。(文后附上此前伦敦和香港的调研报告,供参考)
在近期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市场无疑已成为最为抢眼、并且更加国际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欧洲传统的金融中心,如伦敦、巴黎、卢森堡、法兰克福对于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态度都非常积极,同时发展也各具特点。在欧元区内,巴黎是发展最快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考虑到法国银行与非洲法郎区国家密切的金融联系,在巴黎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促进中欧贸易项下的人民币业务,以及推动非洲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了解巴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以及市场主体的发展动向。8月30日至9月4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中心高海红主任、国际投资室张明主任、肖立晟、李远芳赴巴黎调研。访问了法国政府部门、法国货币当局、国际大型金融集团、巴黎的中资银行等参与巴黎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主要机构,围绕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人民币汇率等议题展开讨论。
一.服务实体经济的离岸人民币业务
法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年中法双边贸易额为.2亿美元,增长5.3%。其中,法国对中国出口.2亿美元占法国出口总额的3.7%;法国自中国进口.9亿美元,占法国进口总额的5.0%。中国是法第八大出口市场和第七大进口来源地。从中法两国的进出口主要贸易商品构成中,可以发现,运输设备和机电是法国对中国出口最重要的两类商品,占出口总额约60%。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家具玩具等是法国从中国进口最重要的三类商品,占进口总额约65%。在运输设备和机电产品上,中国进出口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所以当巴黎开始建设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后,双边贸易结算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迅速上升。年,中法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仅为6.5%,年已经有超过20%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以人民币结算。
法国同时是中国在欧元区国家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是中国对欧元区投资的三大目的地。中国资本在各欧元区国家的投资类型各不相同。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会吸引能源投资,德国和西班牙则会吸引较多的房地产投资。总体而言,中国在法国的投资分布较为广泛,遍布农业、能源、科技、交通等领域。中国对法投资10年的累计额达到亿美元,是中国在欧元区国家中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然而,中国对法投资的量级依然较低,年,中国对法非金融类投资金额14.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流量仅为3.2亿美元。这表明,中法两国之间在投资金融合作领域之间还有非常大的深化空间。
与欧洲其他人民币离岸市场相比,巴黎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主要侧重于实体经济。英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主要是外汇交易服务,平均每日人民币交易量达到亿美元,卢森堡致力于为全球人民币基金提供服务,人民币存款短短两年内就达到亿元,人民币贷款达到亿元。与伦敦和卢森堡不同,巴黎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主要和贸易融资相关。巴黎的人民币存款达到亿元,位居欧洲第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中国与非洲的交易。中国银行已经在巴黎设立人民币清算行。法兰西银行和巴黎的跨国大银行也在积极推动该机制向欧洲和非洲(考虑到法国银行对非洲市场的广泛参与)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人民币支付服务。
二.巴黎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发展潜力
如果仅仅考虑法国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巴黎在人民币国际化全球布局中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从整个欧元区和非洲法郎区来考虑的话,巴黎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潜力很大。
首先,巴黎的人民币业务发展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涉及贸易投资及金融业务领域较为全面。巴黎是欧元区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中法之间贸易结算的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超过20%。而按照SWIFT的统计,目前超过40%的中法间支付以人民币结算,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6.5%。与英国、德国、卢森堡、瑞士等国相比,这也是最高的。除了卢森堡因为管理离岸人民币基金积累了大量人民币存款外,与其他欧元区国家相比,法国无论是人民币存款还是债券发行都走在前列,这对于支持欧元区贸易项下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有重要意义。
其次,巴黎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可为发展人民币离岸投融资业务提供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深厚的投资者基础。巴黎是欧洲最大的公司债市场,在公司债发行上占据35%的市场份额,高于英国(27%)和德国(10%),其存量市场份额更是高达40%。欧洲首家跨国交易所同时也是欧洲第一大证券交易所和世界第二大衍生品交易所的泛欧交易所(Euronext)总部位于巴黎。年有50家企业通过Euronext上市,而半年就已录得40家企业公开上市。Euronext积极发展与中国金融机构的关系,不仅与中行、工行、建行等中方银行建立了合作,还与深交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建立伙伴关系。另外,法国的资管业在欧洲也非常突出,其资管规模在全欧洲仅次于伦敦。
第三,法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于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兴趣很强。法国政府一直倡导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也从政府高层确认推动巴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法国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当地企业提供有关与中国业务伙伴使用人民币的信息咨询服务。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中,法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是最积极的发债主体之一。离岸人民币债单笔发行规模排名前列的许多欧洲企业来自法国。今年以来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冻结状态,但法资企业和银行(如AirLiquide,Lafarge,Renault,Total,Veolia,BNPParibas,SG等)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上属于欧洲各国中最为活跃的。
第四,巴黎政府有较强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执行力。按总资产排序,巴黎的兴业银行、农业信贷银行在欧元区银行业分列第2、3位,仅次于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央行和财政部表示,巴黎不仅有较强的金融实力,更重要的是,兴业银行和农业信贷银行是法国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企业,与国际化程度更高的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相比,巴黎的政策执行力比较强。
三.巴黎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非洲”特色
巴黎与欧洲其他离岸人民币市场相比,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巴黎为非洲14个法郎区国家提供着相当规模的金融服务。非洲有14个国家是法郎区,分别组成了中非货币联盟(CEMAC)和西非货币联盟(WAEMU),其货币获法国财政部保证可兑换为欧元。法国银行在这些地区有长期经营经验,巴黎有望成为一个中国与非洲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金融中介。这些国家独立前多为法国殖民地.最初使用法国法郎为通用货币,年起开始使用与法国法郎保持固定平价的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为通用货币,简称非洲法郎或非郎。20世纪6O年代初,原法属赤道非洲国家组建中非货币联盟(CEMAC),成员国包括赤道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加蓬、喀麦隆、乍得以及中非共和国;原法属西非殖民地国家组建西非货币联盟(WAEMU),成员国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以及塞内加尔。
目前,中非国家银行(BEAC)为中非货币联盟(CEMAC)国家的中央银行,其法定货币为“中非金融合作法郎”,俗称中非法郎(CentralAfricanCFAfranc);西非中央银行(BCEAO)为西非货币联盟(WAEMU)国家的中央银行,其法定货币为“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俗称西非法郎(FCFA)。中央银行均在法国财政部设立“业务账户”,以保证其货币的可兑换性,而法国财政部则扮演着联邦银行的角色。欧元诞生前,非洲法郎一直与法国法郎直接挂钩,其后改为与欧元直接挂钩,但是在货币合作的机制上并没有较大改变。
在现行货币制度下,中非货币联盟(CEMAC)与西非货币联盟(WAEMU)在各自的成员国之间已实现了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我国商业银行只需在联盟内任意一个成员国境内获得外汇从业资格,就能够为联盟内其他成员国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外汇兑换服务。因此,为规避相关国家的政治风险,提高相关谈判的效率,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与法国在非洲运营银行合作,加强与非洲本地投资者的金融联系,增强互信程度。然后,发挥巴黎作为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作用,在中非贸易之间增加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比重,并且增加对非洲的人民币直接投资。最后,可在中非货币联盟(CEMAC)与西非货币联盟(WAEMU)中各自选择1-2个国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引导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在相关地区进行网点布局并从事人民币挂牌兑换业务。从目前情况看,中非货币联盟(CEMAC)中的刚果共和国、喀麦隆与西非货币联盟(WAEMU)中的多哥较适合成为人民币与非洲法郎的重点合作伙伴。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布局来看,非洲的法郎区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这正是中非贸易相对活跃,但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相对薄弱的区域。目前,在南非,通过工商银行收购标准银行,已经搭建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的平台。随着中法两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合作不断深化,巴黎可以作为中国与中西非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金融中介,由西向南,全面推动非洲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
附1:
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伦敦人民币国际化调研报告(图表略)
肖立晟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当前贸易账户的人民币业务,而是为将来资本账户下的人民币资产的跨境交易奠定基础。
自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非常迅速。然而,受制于资本账户不可自由兑换,当前的人民币跨境业务主要集中于贸易账户。人民币首先通过进口结算的方式流入境外离岸市场;其后,境外居民获得人民币,要么存入离岸人民币清算行获取高利息,要么购买离岸人民币债券持有到期。这种基于贸易结算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已经为海外净输送了接近1.5万亿人民币存款,但是人民币资产的种类和流动性却非常有限。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环是如何通过资本账户为海外提供可交易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伦敦作为全球外汇交易中心,将会在下一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伦敦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主要原因。
为了深入了解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以及市场主体的发展动向。6月29日至7月6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高海红主任、肖立晟、李远芳赴伦敦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House)共同召开“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自贸区”圆桌会议。访问了英国政府部门、伦敦金融管理部门、国际大型金融集团、伦敦的中资银行等参与伦敦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主要机构,围绕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上海自贸区等议题展开讨论。
一.伦敦人民币外汇交易活跃、但资产管理功能发展滞后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早在年就已经开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根据伦敦金融城年6月最新发布的报告,年,伦敦日均人民币外汇交易量达到亿美元,连续两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其中,即期交易占全球56%的市场份额、远期交易占47%,掉期和期权交易亦分别达到了35%和17%的较高市场份额。从中也可以发现,作为全球外汇交易中心,随着其他离岸中心人民币交易迅速发展,伦敦外汇交易量大幅上升,而且外汇衍生品(远期、掉期和期权交易)的增幅大于即期现汇交易。这反映了伦敦作为全球外汇交易中心,将会在人民币交易业务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除了外汇交易,伦敦并没有发挥出其在资产管理、债券融资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存款业务相对滞后,流动性不足。由于中英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且中国对英国存在长期的顺差,人民币通过跨境贸易结算的流入量较低。年,中英经贸规模仅为亿美元,内地与香港的贸易规模则达到亿美元。同期,伦敦的人民币存款仅为亿元,香港同期则达到了亿元。存款规模不足反映伦敦的人民币流动性难以沉淀。
伦敦的金融机构认为,各个离岸市场之间没有管制,人民币能够自由流动,可以看做一个统一的人民币资金池。一旦伦敦市场的投资者对人民币有需求,伦敦的跨国金融机构完全可以从香港、新加坡等离岸市场调配资金,因此,伦敦的金融机构并不担心由于人民币存款较少而难以向投资者提供流动性。但是,作为离岸中心,没有足够的货币存量,不仅会对贸易融资和债券发行造成掣肘,而且难以形成价格发现机制。
第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投资工具不足。由于离岸人民币市场缺乏可供参考的人民币基准利率曲线,伦敦金融市场无法供给高流动性、久期结构合理的人民币债券,而且大多数英国和欧洲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单一货币,缺乏使用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因此,尽管伦敦是全球最重要的离岸债券中心,人民币债券的份额却非常小。年,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共计发行1亿人民币,其中,香港的点心债发行规模达到亿元,占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总额85%,伦敦只发行了20亿元,仅仅占2%的比率。
调研结果表明,投资者缺乏信心,二级市场、回购市场不发达是伦敦人民币债券规模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在于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融资利率相对在岸较低,因此,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主体,以财政部和境内企业、银行为主体,大约占70%以上。大陆的市场主体一般选择较熟悉的香港作为发行地,而且香港庞大的离岸人民币存款也具备巨大的投资需求。与之相反,欧洲的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债券并不熟悉,而且缺乏投资信心,所以,绝大多数离岸人民币债券都在中国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登记。更重要的是离岸人民币债券缺乏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从香港金管局CMU债券报价网站资料看,除了财政部发行的人民币国债在OTC市场有一定的交易量外,其他人民币债券交易都不活跃。因此,在伦敦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的流动性、以及久期结构都无法吸引成熟的国际投资者。
第三,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足。在年6月之前,伦敦并没有发展本地的人民币清算系统,而是借用中银香港作为清算行,这不利于沉淀伦敦人民币流动性、以及提高人民币业务的清算效率。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将在伦敦承担清算行,这有助于伦敦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
首先,有利于构建人民币资金池。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清算行,将负责为伦敦各大商业银行提供人民币流动性,相对应,其他商业银行可以将吸纳的人民币转存至建行伦敦清算行,而无须转存至中银香港,这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存款的累积。此前当中国人民银行在新加坡和台湾设立清算行后,当地的人民币存款也出现了快速增长。
其次,增加人民币回流渠道。在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后,人民币清算行,以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可以直接投资大陆银行间债券市场。这一渠道目前受到了较严格的管制,而且外资机构投资内地债券后,只可以持有或出售,不能在银行间市场做回购交易,不利于债券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因此,年至今境外三类机构投资内地债市规模占内地债市总规模不到1%。不过,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上升,这一回流渠道将会更加畅通,也会引起伦敦本地商业银行的重视。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人民币业务清算本身是一个市场化行为,并不一定会在当地的清算行集中清算。对一家银行而言,开展跨境以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既可以在本地区的清算行开户,也可以在其他地区的清算行或者代理行开户,关键看清算行能否提供有效率的服务。在建设银行之前,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承担了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的人民币结算业务,也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为伦敦地区的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服务,因此,并不一定会走建行的清算渠道。事实上,伦敦缺少的并不是清算网络,而是人民币资金交易类产品及衍生产品、大宗商品交易产品和贸易融资服务、银团贷款、承销点心债等人民币产品。
二.伦敦期待拓宽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
对于伦敦而言,贸易结算并不占优势,能否在资本项目下开展人民币业务才是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ms/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