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
法国在非洲的文化战略
作者:[塞内]巴帕·易卜希马·谢克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副标题:从年到年的殖民教育译者:邓皓琛出版年:-5页数:定价:49.00装帧:精装ISBN:6
内容简介
当年法国是如何利用其共和国世俗学校的模式对非洲进行殖民的?难道非洲人民的独立意愿不正是一种对法国教育模式的回应?当前非洲的教育危机能够用该殖民教育模式之误用来解释吗?这些都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
本书脱稿于耐心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提出一种全新、扎实和大信息量的对法国在非洲殖民战略之文化影响的解读。该解读的发现不仅在于揭示出这种战略的存在,而且还在恰当内容的基础上,对其重新定位、重新甄别及评估其影响。这种连贯和有效的战略立足于一整套经过精心挑选、充分适应时势的固定原则框架上。它让殖民政策得以把既细致、又深入和持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移植到非洲人那里去。对此,本书提出了一个等式:殖民=灌输。
书籍目录
本书常见的一些法文缩略语前言儿时的触动一个严峻的现实迫切的必要性我们该如何入手?导言法国文化战略的必要性从何而来?一时不容易厘清的现实法国的战略形态
第一部分对殖民战略的鉴定第一章行政集权原则和同化原则第一节行政集权原则A)殖民教育行动的沿革:从非国家倡议到国家包揽B)对原则的审视a)一个传统原则b)法国涉非政策方面c)教育政策方面第二节同化原则A)法国传统和殖民悖论a)-个历史原则b)殖民同化政策:一个社会、历史悖论B)重中之重:有限的同化与不断拓展的诉求a)对殖民教育政策中一些原则的重视b)当地人对同化的诉求:公平和公正第二章功利原则第一节长达整整一个世纪的调整A)功利原则的思路历程a)个提法:“的经济至上”b)人道功利主义,抑或是隔离思想B)多头领导的尝试a)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抑或是殖民者的农业利益b)费尔赫布:领土扩张和法兰西文化的辉煌c)从柏林会议到一战(-):(根据年鲁姆决议设立的)行政政策下的学校第二节两种统治的替换(经济统治与政治、行政统治)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a)年安古万决议:过渡到经济统治b)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增大殖民地产出”时期B)从布拉柴维尔会议到法兰西共同体(-)a)布拉柴维尔会议:过渡到政治统治b)从法兰西联盟到法兰西共同体(-):殖民体系对政治、制度前景的考量
第二部分法国在殖民组织机构方面的战略第一章普通教育第一节初等和中等教育A)初等教育a)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参照体系b)架构上的思路B)中等教育a)颇具争议的一次机遇b)当地19世纪的小资产阶级:从社会地位的提升到后来二等地位的没落c)20世纪:步履蹒跚的进步第二节高等教育和人文研究A)高等教育a)达卡高等研究院b)达卡大学B)人文教育和研究a)战略上的不可或缺b)来自行政方面的配合推动第二章技术教育和专门教育第一节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A)初等教育和不错初等教育a)初等教育b)不错初等学校、种植园和筛选中心B)殖民地的高等教育a)威廉·庞蒂学校:法兰西一非洲文化之家b)医学院:文化重心第二节专门教育A)针对特定阶层的教育a)“高等”阶层1)被遗弃的混血儿2)望族之子b)平民阶层1)穆斯林阶层*殖民者的强制意图*融合策略2)成人*成人教育课程*基础性的教育3)年轻女性*入学目标:妻子、母亲和基督徒*致力于殖民大业的女性:奉献的妻子、开明的母亲、能干的合作者第三节一个战略举措:教师队伍A)组建一整套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B)服务于殖民行动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wh/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