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
文/虚悟永生
休年假,为了避开春运的高峰,久违的探亲虽无赶脚的冲忙,却也得忙活好一阵子,回乡的心境这副担子被忙碌的行程塞得满满,这一担行李,左边是欣喜,右边还是欣喜。
回到湖北,昔日的“明珠”与钢铁城市遗风犹在,城市高楼节次鳞比,湖泊波光潋滟,在青山绿水间,倒映在水里的玉兰与山茶树随波荡漾,满目春的气息。
(图片来自网上)
我认识黄石最早是从时任湖北师范学院院长的岳父朱开化先生写的“长江中游一颗明珠”一文(黄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01期)对黄石这座古老的矿业起源与这座新兴城市的发展做的论述了解到的。
三国时,孙权在鄂州大兴炉冶,开采铜铁锻制刀剑,并将采铁之山定名为"铁山"。明洪武七年,朱元璋置兴国冶,铁山成为兴国冶官铁的主要产地。光绪十六年(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钢铁,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建成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成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世界瞩目。年,毛泽东主席还专门视察这里并给予这座新兴钢铁城市厚望。
(图片来自网上)
前几年,黄石这座光辉的钢铁城市随着企业改制,下岗工人再就业也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我认识的几位朋友也纷纷转业做起了汽车与钢材生意,也有外出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
黄石旧城区与新城隔着几个湖泊,湖泊之间也有拱桥相连,如遇春天,湖光山色,柳树成荫,春风拂面,甚是柔美;入夏,绿波荡漾,蝉鸣声此起彼伏,荷花娇之欲滴,亭台楼榭,凉风习习。
磁湖虽没有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的故事,也比不得瘦西湖的长堤春柳、仰面桃花的景致,但此处的美在于一个“静”子,是娴静、雅静和恬静,她在避嚣习静中却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与新中国钢铁城市独有的发展历程。
入住的兰博基尼酒店紧挨着磁湖,阳光通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照射在房间里,暖暖的。到此散步却别有一番景色。早晨的阳光掀起湖面的薄纱,氤氲之气弥漫整个湖面,近处的南天竹透着冬日的阳光,周身通红,这种夏天是绿色,冬天却变为红色的植物,为寒冷的冬天带来不多的暖色。
随着湖面的温度升高,远处山景时隐时现,湖面波光粼粼,一望无际,好不舒心惬意。半晚,远处的山峦轻轻摘下纱巾,露出秀美的轮廓,湖山之间夹着的楼宇,这时也泛出点点星光,入夜的黄石又是另一番味道,街灯璀璨,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弥漫在阖家欢乐的气氛中。
离酒店不远的逸趣园又是另一番景致。干枯的芦苇与各种高矮不一的水草遮掩着湖泊,远处的风景不时映入眼帘,岸边的日本樱花树结下的花苞与层层密密的树枝穿插交互,显现季节性天然的点与线的构成美。
冬日的萧瑟不太适用这里,这里的树木林立,枯荣交替,哪来的冬天?穿戴各式花色服饰的青年男女在这里漫步、相拥、嬉戏,就像春天里的蝴蝶堕入甜蜜的浪漫,唤来春的讯息,我仿佛看到不久的日子樱花开的时候,这里春光和煦,光艳照人惹人的景色。
离城市不远处的郊区,被誉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依山而建,规模宏阔。栈道边,寺庙旁,古树苍云,银杏苍劲,青灰色的殿脊,杏黄色的院墙在冬日的阳光里格外炫目。
或因开山祖师唐代智印禅师是常德人,或因荆楚与吴地于此处相连,于是“吴头楚尾”的“三楚之地”自古多了些文人墨客的足迹,也多了些乡愁。在黄州为官的苏东坡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曾来此谈学论道必定未曾料到,时值年尾,各家的腊肉腊鱼与萝卜白菜在这里晾晒起来,好一道风景,好不热闹
到黄石,不能不谈到吃。在夫人娘家人引荐下,深山驿站的炖母鸡,资深甲鱼馆的红烧甲鱼都不错,而我最喜爱的湖北香干子酱香独到,沈家营葱油饼回味最是无穷。
这里的早餐叫做“过早”,煎饺、锅贴与热干面就着甜米酒是一绝,夜晚,无名面馆的猪腰子面、陶然楼的豆皮,体委大门边的烧烤又是一绝。好食者,在热情的黄石,只管顺着当地人的热情,敞开肚皮,不会不欢而散的。
我与黄石,并不因为那里的湖光山色,八珍玉食,那里还有未曾谋面的岳父、年迈的岳母和性格开朗而不拘小节的老婆娘家人,他们才是一道风景,一道令人难以忘怀的风景呐。
离开又是纠结的,短暂的见面与离别,仍是那么的感伤与依依不舍,毫不掩饰的大声阔论,屡败屡战的黄石麻将,都是大家庭应有而熟悉且津津乐道的画面。
人生里注定的思念与分别就如肩上的担子,两头永远应该是平衡着的。
年元月(小年)于中山虚悟斋
虚悟斋艺术空间:
陈永生,笔名虚悟,湘籍永州人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
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山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wh/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