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布拉柴维尔  >> 布拉柴维尔经济 >> 正文 >> 正文

经典案例加纳AWA航空建设案例中国与

来源:布拉柴维尔 时间:2020/8/5

启动篇

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陆路交通出行不便利,加纳是西非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的困境。要做到互联互通,航空成为短期内迅速提升出行便利和出行效率的选择。

年,海航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合作,联合加纳当地股东:加纳国家酋长院主席十四世托比阿菲德(TogbeAfedeXIV)共同成立非洲世界航空公司(AfricaWorldAirline,以下简称“AWA公司”),定位于为加纳及西非区域旅客提供安全、便捷、高品质的航空运输服务。

7年的时间里,AWA公司从最开始只有1架飞机每天运营4次航班,到现在机队规模扩大到8架,执飞国内和西非区域8条航线及包机任务,不仅极大便利了非洲人民的区域商旅需求,还促进了加纳和西非区域与中东、远东的经贸往来。

海航集团提供专业人才赴非支持

AWA公司成立初期,海航集团、中非发展基金和加纳当地股东共同出资,破解了基础设施领域融资难问题,同时通过引入当地股东,强化了项目的市场适应性和品牌融入性。

为了加强股东之间的沟通,加快推进本土化发展,从年开始,AWA公司实行联席董事长制,即设置一名中方联席董事长兼CEO,另外邀请加纳股东选派一位董事长,负责召集董事会等事宜,但不对公司的日常经营负责。这样更好地调动了加方股东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公司在当地民众心中本土企业的形象。

针对当地航空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海航集团曾派出20多人的团队赴项目公司负责安全管理、机务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也为当地提供了包括飞行员、空乘、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开通加纳国内航线,迅速建立品牌效应,在准点率、安全水平、上座率上有了显著提升,为项目启动打下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同时,这也带来了团队融合困难、运营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面对困难,项目公司大胆把符合要求的加纳当地员工安排在重要管理岗位,通过“传、帮、带”和在中国培训的方式快速推动AWA公司本土化,提升了当地就业和航空运营水平。经过磨合,AWA公司成立半年后,中方管理团队从20多人减少到8人;1年后,中方管理人员减少到4人。目前,项目公司直接就业多人,其中除了4名中方管理人员,其余均为当地员工。

为提升非洲通达水平提供成功经验

目前,AWA公司拥有8架ERJ飞机,执飞阿克拉一库马西、阿克拉一塔马累、阿克拉一塔克拉底3条加纳国内航线和阿克拉—拉各斯、阿克拉一阿布贾、阿克拉一蒙罗维亚、阿克拉一弗里敦和拉各斯一蒙罗维亚5条国际航线。

AWA公司年全年执飞班次,运送旅客46.74万人次。投入运营以来累计运送旅客超过万人次。日前,AWA公司在加纳国内航线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是加纳国内民航服务的主要提供商,极大便利了当地居民的国内及区域商旅需求。

近期AWA公司先后与南非航空、阿联酋航空签署合作转运协议,承接其在加纳及西非区域的支线换乘业务,直接为来自中东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乃至澳大利亚等国的旅客提供转运航班服务,进步促进加纳及西非区域与中东、远东的经贸往来。

年初,完成IOSA认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运行安全审计认证)并获颁证书年分别获得“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奖”“年度最安全/高效/环保奖”“年度最佳服务奖”“非洲最佳品牌奖”等。年10月正式获批加入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是IATA在加纳唯一的正式会员单位。

非洲多个国家在民用航空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外来投资需求巨大。AWA公司具备稳定的经营能力及在非洲市场运作航空公司的成功经验,下一步可积极通过直接入股或管理输出的形式,参与其他国家航空公司的运营,搭建泛非区域航空网,以进一步提升非洲大陆内部的通达水平。

发展篇

这家只投资了多万美元的航空公司,在保证零安全事故征候的前提下,仅用3年的时间就开始盈利。在非洲大多数航空公司处于破产清算边缘的局面下,其业绩显得与众不同。

这家航空公司在非洲西部非常著名,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南苏丹政府都表示愿意同其大股东海航集团合作,或是共同建立国家航空公司,或是运营机场。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家只投资了多万美元的航空公司,在保证零安全事故症候的前提下,仅用3年的时间就开始盈利。在非洲大多数航空公司处于破产清算边缘的局面下,其业绩显得与众不同。

其二,目前在非洲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企业投资矿产开发、基础设施工程承包以及工业园、经济特区的开发项目,而唯独少见非洲版“一带一路”的“三网一化”中的区域航空项目(“三网一化”是指建设非洲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及基础设施工业化)。加纳AWA航空公司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第一家民用航空企业,突破性地实现了中国对非洲从传统意义的投资与承包向航空服务业的迈进。

其三,加纳AWA航空公司带来正外部性,不仅仅完成了国际化经营及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试验,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的建立,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民航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

加纳AWA航空就像一粒播撒在非洲大陆的种子,加纳AWA航空首任董事长罗成讲述了这粒种子是如何顽强地顶破厚重的土壤,以及度过市场痛苦及黑暗的冰霜期,进而生根开花结果,展露出不可阻挡的气势。

联手中非基金成立合资航空公司

《21世纪》:在到非洲工作之前,你对非洲有多少了解?

罗成:年决定去境外工作的时候,我从联合国拿到了非洲交通现状的报告,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份中英双语的“走进非洲”的思路和想法,主要是针对非洲地面交通很不发达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如何通过搭建空中航线网络解决地面运输系统不完善的想法。后来,我主动提出到非洲任职。年7月,我以集团开罗办事处总经理的身份去埃及筹备办事处。在埃及,我们第一个航班客座率就高达80%,但后来由于当地局势的变化,中国政府为了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宣布撤侨,开罗办事处和其他单位一道配合政府,圆满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撤侨任务。

《21世纪》:加纳的项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罗成:我并不是项目的最初参与人,在加纳国有航空公司破产清算后,加纳SAS金融集团作为项目发起人,寻找战略投资者拟共同投资在加纳组建一家航空公司。年9月,集团与加纳SAS金融集团就在加纳合作成立航空公司事宜进行了前期探讨。

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就共同投资该项目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最后达成共识。集团利用航空主业优势,中非基金利用资金和非洲资源优势,与加纳SAS金融集团合作,并邀请加纳国有背景的企业入资,共同投资组建加纳AWA航空公司。至此,该项目正式启动。

加纳属于西非地区,从整体上看,西非的经济增速要高于非洲其他区域。加纳是西非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近年发现了石油,并从年开始出油,所以整体经济形势开始向好,机场吞吐量逐年增加。当我们进入加纳市场的时候,西非地区共有24家航空公司,加纳AWA航空属于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年轻的航空公司。

本地化降低支出走出困境

《21世纪》:你们的合作伙伴是个金融机构,合作方是怎么找到你们的?

罗成:我们当地的合作伙伴SAS是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公司的首席执行官TogbeAfedXIV是位加纳国家酋长院主席大酋长,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在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深造过,具有非常丰富的金融投资经历。而且他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真心想为加纳人民做点事。

后面加入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是SSNIT(SocialSecurityandNationalInsuranceTrust),这是有政府背景的加纳社保基金。

主席大酋长于年开始筹建加纳AWA航空,投资多万美元,到年初投资快耗尽的时候还不知道从何处引进飞机。之后通过中非发展基金长驻加纳办事处牵线,决定与我们共同筹建加纳AWA航空。

初始阶段我们只有两架飞机,且当地有7家航空公司在一个需求很小的航空市场竞争。刚开始,加纳AWA航空的两架飞机一天只能飞两个往返,飞机每天的利用时间不到两小时,连直接运营成本都无法覆盖,飞得越多亏损越多。当时最大的问题还不在经营上,而是如何处理好股东与股东之间、董事会与经营团队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全球所有跨国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

《21世纪》:酋长有很多国际经验。

罗成:虽然酋长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但缺乏经营航空公司的经验。他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jj/5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