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国际社会感同身受。《参考消息》推出“新中国70年的世界印记”专题报道,围绕70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历程,探访历史事件发生地,采访历史事件亲历者,以世界视角,以讲故事的形式,系统勾勒中国与世界多层面的互动历史,介绍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伟大贡献。年1月,中国向非洲派出第一支医疗队。年,天津开始独立组队向刚果(布)派遣医疗队。本文介绍了50多年来,天津医疗队在非洲国家救死扶伤的故事。
参考消息网9月19日报道(文/张彦张建新)“我想回去看看我参与建医院急诊科发展得怎样了。”8月21日,来医院的王力军将随新一批天津市援非医疗队踏上第二次刚果(布)之旅。年,王力军第一次去的时候,医院尚未投入运营。王力军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医院走上正轨。这次,他希望“医院急诊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援非医疗队是中国对非合作中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中国外交工作中的一块“金字招牌”。早在年,中国就向阿尔及利亚派出了第一支援非医疗队。
“天津是最早派出援非医疗队、常驻队员最多的省市之一。”天津市卫健委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夏英毅表示。年首批援非医疗队中,就有一名天津医生;年,天津开始独立组队向刚果(布)派遣医疗队;如今,天津派出的援非医疗队分布在刚果(布)和加蓬的4个医疗点,涉及16个科别。56年来,天津共派出医疗队47批,医疗队员人次。
“困难再大也要救人”
“我的内心实际上也不是没有恐惧。但那时患者已经闭不上眼睛,非常痛苦。”医院的朱利民医生在加蓬期间接诊了一位眼球上长了卡波西肉瘤的患者,而在术前的检查中,这位患者被发现患有艾滋病。由于当地职业暴露预防条件不佳,手术中的各种风险一度让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朱利民进退两难。
“医者仁心。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对于这样的患者,朱利民很难弃之不顾。最终,他戴着两副手套,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切除肉瘤、缝合伤口。手术结束,他已汗流浃背。传染病高发、医疗环境简陋,这些都让天津援非医疗队员们在救死扶伤时面临严峻的困难。但是困难不止于此。
无论是刚果(布)还是加蓬,停电再寻常不过。“刚到布拉柴维尔不久,我在进行手术时,突然遭遇停电。”医院的汤涌如今依旧记得这次突如其来的“惊险时刻”,“最后,我们不得不打着手电在显微镜下完成了手术”。
“因地制宜地展开医疗工作”是天津援非医疗队员最常说的话。“困难再大也不能耽误治病救人。”
数字能最直观地说明天津援非医疗队的努力。截至年,天津市派出的援非医疗队共接诊病人约万例,进行手术16万例,抢救危重病人1.3万例,收治住院病人55.7万人次。
全员荣获骑士勋章
来自医院的郑琳曾经分别随队派驻刚果(布)和加蓬,并医院。他发现,医院的设备并不差,这些设备往往来自其他国家的援助。但是,由于当地医生不会操作,设备甚至未经调试便已进入“休假”状态。
“不少国家都会为非洲提供医疗援助,但中国的援助是全方位的,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派出了医务人员。”郑琳说。
在这些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人才相对稀缺的国家,派驻人员是优化援助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王医院时,“所有的医疗设备都在库房里,我们来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设备分发到各科室,然后对设备进行调试”。这些看似医生职责之外的工作一直都是天津援非医疗队的“分内事”。
为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援助的实效,天津医疗队同样在提高当地医务人员水平上下足了功夫。门诊指导、组织专题培训、参加当地医疗论坛分享中国前沿技术,天津援非医疗队根据当地医务人员的水平和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
讲求实效让天津的援非医疗工作得到了受援国的认可。去年8月天津援助加蓬第19批医疗队全体队员被加蓬政府授予总统骑士勋章。“所有医疗队的成员都荣获骑士勋章,这是加蓬医疗队的一个纪录。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这也是他们对我们工作实效的肯定。”郑琳说。
紧扣需求精准援助
援非医疗工作至今已走过56个年头,如今中国援非医疗队遍及非洲45个国家,形成了广泛覆盖。目前,天津在探索下一步援非医疗工作的方向。
夏英毅表示:“天津将继续以提高当地医疗和健康水平为己任,接下来将充分考虑当地需求,聚焦精准援助,进一步强化援助效果。”
鉴于刚果(布)白内障多发,天医院医院对接,为其打造一个能够辐射周边的眼科中心,派遣更多眼科医生为当地患者做复明手术,同时也通过眼科中心和天津的医疗资源培养更多眼科医生。而在经济和医疗条件相对更好的加蓬,考虑到当地人对防病养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jp/1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