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布拉柴维尔  >> 布拉柴维尔文化 >> 正文 >> 正文

只有你身体抵达过的地方,才是你的世界

来源:布拉柴维尔 时间:2022/5/30

《满世界》

作者:龚曙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满世界》是作者龚曙光继《日子疯长》后又一力作。作者此次把目光延展了到全球,不仅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客观独到的思考,同时对历史的细部也做出了全新的认知,是一张详实的文化历史版图,也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心灵史。

内容简介

旅行关乎生命,关乎灵魂。在《满世界》的作者龚曙光的眼中,每一次旅行,都是个体对世界、对生命、对灵魂的一次审视与思考,一次超越与飞翔。

从晚清到当下、从康有为先生到今天的“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巴黎、罗马、伦敦、布拉格到纽约、华盛顿……作者带着深思与追问,解读异域城市不同文明的优雅与激进、血气与灰调,读出每座城市的生存逻辑、文化心理,描画出世界视域中的未来步伐,熔炼出纯粹的主题:激赏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美好,洗去世界的乱象,让世界变得通透而充满灵性……

作者在每一次走出国门进入另一个国度时,不仅看到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异样风貌,更着重追求灵魂的环球历险、灵性的文明辨析、灵动的艺术流变、灵异的风物写生。看世界的人很多,看得如此通透的人不多,能看到未来之路的人更少。

推荐语

锺叔河

比康圣人游十一国时的眼界也要高,是现代人在观察现代世界、思考现代中国了。

张炜

曙光的域外散记,纪行辞章灿烂,论史明快犀利。近年读到的纪行论史文字中,最是吸引我的一部。

韩少功

读此书,读者可感其胸臆间一片冰心万潮奔涌,才情喷薄非比寻常。

李修文

域外风情、古今见识、时代症候、个人沉思熔炼一体,烂漫若水银泄地,庄重如佛前问径,尽得中国文章之生趣与深意,平添现代散文之文体承载力与审美性。

汪涵

在曙光先生自喻为“生命破茧”“灵魂越狱”的这部书中,我读出了萨义德所呼吁的知识分子精神的“真”与“尊”。在我们黯然平淡的日子里,这些文字是一种火光。

欲望花园

文艺复兴的真正武器,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商人手中的金币。艺术,不过是那场战争留下的战利品。

第一次站在米兰大教堂(MilanCathedral)前,是一个夏日的傍晚。丛林般的尖塔,仿佛被灼热的晚霞燃熔,随时都会熔岩一般流淌下来。教堂投在广场上的巨大阴影,如同一地焚烧过的纸烬,倘若有风吹来,便会扬得满城满天。

我想象,君士坦丁皇帝(ConstantineI)在这里颁布《米兰赦令》(EdictofMilan)时,那万众欢腾的热烈场面,也该是这般炽可铄金。那是公元年,一个石破天惊的年份!一位生长于多神教土地的统治者,颁令承认一神教的合法性,此种胸襟与胆魄,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难有几个君王和元首可以望其项背。自此,基督教被认合法,随之被封罗马国教。这种开放主义的宗教精神,使米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区,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成为信仰自由的神圣象征。

当然,君士坦丁皇帝颁令的日子,这座被誉为大理石山的庞大教堂尚未建造。文艺复兴时代,是维斯康蒂家族(ViscontiFamily)请来达·芬奇(DaVinci)、布拉曼特(DonatoBramante)等著名建筑师,筑造了这座规模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的大教堂。达·芬奇为教堂绘制过无数设计手稿,在他的心中,这些呕心沥血的建筑图纸,应该比日后世人皆知的《蒙娜丽莎》重要许多。这种“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的倒错,很难说不是一种历史的误读。被后世认为画出了“人的微笑”的达·芬奇,还真是一位虔诚侍奉上帝的教徒。一定要封他为用艺术反叛宗教的斗士,至少在主观上有些牵强。文艺复兴的真正武器,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商人手中的金币。艺术,不过是那场战争留下的战利品。

在米兰大教堂,真正炙手可热的盛事,应该是拿破仑(Napoleon)皇帝的加冕。虽然米兰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年迁来的高卢人,虽然17世纪之后,米兰也曾被法国占领,然而,选择在这里加冕,还是显示了矮个子皇帝征服世界的勃勃野心。在一座并非传统领地的教堂加冕登基,接受四方朝贺,拿破仑皇帝那时的心情与欲望,应该也炽热到可以铄金熔岩。

用创造力将欲望升华为艺术,用大匠手将艺术还原为生活,用艺术与生活将人生的欲望怒放成鲜花朵朵……

踟蹰米兰街头,古老房舍与街巷里,浸淫着一股浓浓的工匠气息。临街的门庭边,时常可见一两位头发蓬乱、围着皮裙的老头,坐在阳光里,执一根钢锥,一锥一线地上鞋底,或者持一把小锤,一锤一锤地给皮包钉铆钉。游客在一旁看久了,老头儿间或抬起头来,咧嘴笑一笑,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埋头做手上的活计,不再与你搭讪。老人背后的门内,开有一个小小的皮具店,货品不多,一件算一件,皮质与五金配饰,上手一摸,便能觉出上佳的成色。款式不花哨,大体是传统欧洲和波希米亚风格两类。手工精致妥帖,一针一线匀称而细密。我买了一条老工匠刚刚做好还未摆上柜台的皮带,价格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块钱。那时用的不是欧元,是里拉,也没有懂中国话的店员。老头比画半天,后来等了翻译过来,才算最终搞掂。

那条皮带,差不多扎了十年,出席过不少场合。如今有合适的衣裤,我仍会翻出来扎上。翻译说,意大利人率性散漫,唯独在手艺上一丝不苟。好些老头的背后,就是普通的住家,并没有铺面货架。你问他手上的东西卖不卖,老头摇摇头,继续埋头做活。翻译解释,这是给大品牌做的手工款,卖出去都是天价。

达·芬奇们没能把米兰打造成宗教之都,却种下了艺术和工艺的种子。这两样东西,在几百年的岁月里生长融合,让米兰成为时尚之都。在与巴黎的争奇斗艳中,米兰一直不输不让。总部设在米兰的奢侈品,有普拉达(Prada)、范思哲(Versace)、阿玛尼(Armani)、华伦天奴(Valentino)、杰尼亚(Zegna)、艾特罗(Etro)等,加上总部设在附近的大品牌,阵容比巴黎强大许多。米兰每年春夏两季的时装周,是全球服饰、时尚界的盛会。说是时装周,前后会热闹一两个月。多场各大品牌的时装秀,纵然跑断腿看花眼,还是会落下种种遗憾。下一个季节的面料、色彩、款式、工艺、情调和韵味,就在这里定格拍板,谁想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大体业内没人理会,市场也会无人响应。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型款,都是这里的设计师说了算。那些顶级的设计师,也只在米兰、巴黎两地流转,让他跑去别的城市,除非在这里找不到饭碗。

相比巴黎的路易威登(LouisVuitton)、香奈儿(Chanel)、爱马仕(Hermes)和迪奥(Dior),米兰的普拉达、范思哲、阿玛尼等,更加富有当代艺术气质,时尚标记更分明,品牌活力更充盈,对非欧洲主流文化因素的吸纳也更大胆。一句话,米兰对文化风尚的变化更敏锐,对艺术风格的表达更舒放,对时尚引领的能力更自信。意大利人用物料和工艺,表达和满足人类时尚欲望的能力,几乎是一种天赋。米兰,则是他们展示这种天赋的近水楼台。

第二次去米兰,差不多逛了两天名品店。同行以为我血拼,不愿陪着进店门。两天下来,见我依然两手空空,便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困惑不解。其实,我逛名品店,只是为了去感受文化风尚和审美流变。绘画、音乐、影视、文学,没有哪个行当,比时装对审美心理和文化风尚的变化感受更准,响应更快。时装走哪一种风尚,其他行业要晚两三年才跟得上。对于出版,从内文到装帧,时装都是一个可靠的风向标。所谓畅销书,其实就是书业的时装爆款。如何做常销书,跟着巴黎学;如何做畅销书,则要跟着米兰学。

一个时尚品牌历久不衰,无非三个要素:垄断核心资源,守护独门工艺,把握审美流变。说到核心资源,比方说面料,杰尼亚就是做面料起家的,虽然也供别人,最新最好的面料,却从来秘不示人。又比如,诺悠翩雅(LoroPiana)垄断了秘鲁的骆马毛,杰尼亚只能干瞪眼。骆马只有南美才有,其毛纤细柔软,保暖性能远超顶级羊绒,被誉为纤绒黄金。诺悠翩雅一件男装骆马毛短大衣,要卖人民币20万元,杰尼亚望着垂涎欲滴。后来,发现哥伦比亚也有骆马,但被一家女装公司阿妮欧那(Agnona)买断了。阿妮欧那做的是顶级女装,因为贵得离谱,生意并不红火。杰尼亚思来想去,最后一咬牙,花大价钱买了阿妮欧那,总算到手了骆马毛。杰尼亚立马推出了男装短大衣,售价比诺悠翩雅还贵六七万。以此比出版,便是版权和作家资源。谁家如果独自拥有了J.K.罗琳,印书不也就像印钞票?中信这些年抢引进版权,其凶狠程度,如同杰尼亚抢骆马毛,也是咬牙顿足舍了血本。

年始,每年的全国书博会,我都有一场媒体见面会,比照米兰的时装发布,一来推出新书,二来发布文化风尚和审美心态的预测。媒体倒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ms/10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