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驱动图示洋流的盛行风及该洋流的性质是
A.东北季风,暖流B.西南季风,寒流
C.东南季风,暖流D.西北季风,寒流
5.图示洋流沿岸的景观为( )
A.热带荒漠B.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加那利群岛位于大西洋,是著名的火山群岛,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据此完成6~8题。
6.加那利群岛
A.位于非洲西北部
B.基岩中多化石
C.全年高温多雨
D.河流流域面积广阔
7.加那利群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暖寒流交汇
B.上升流带来深层营养物质
C.位于河流入海口
D.港阔水深
8.加那利群岛炼油工业发达,其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处国际石油运输航线
B.石油资源丰富
C.炼油技术发达
D.本地市场广阔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10万头海豹。读图完成9~10题。
9.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高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
C.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D.寒暖流交汇,鱼类资源丰富
10.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观,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下图为“尼日利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该国北部为灌溉农业区,南部为种植因农业。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国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D.科技水平高
12.该国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溃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C.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D.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14.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
A.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非洲第一贸易伙伴国,非洲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自年,中非贸易额超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和贸易,预计到年,非洲大陆商机最突出的消费品和消费者服务、自然资源、农业和基础设施将合计创造每年多达2.6万亿美元的收入。
材料二非洲轮廓图
(1)简述图示A、B两地区相似的地理特征。
(2)图中C、F两地和D岛屿东部的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并不一致。试分析D岛屿东部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E、C海域生物资源均非常丰富,试说明E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季节及其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答案及解析在文末
本套试卷的电子文档获取方式
转发此文至大于人的润物地理群以外的地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ms/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