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听力下降,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事,事实上听力损伤正逐渐年轻化。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着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经常熬夜、长期佩戴耳机、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工作等,这些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正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的听力埋下巨大隐患。除此之外,不良情绪也是听力“杀手”。
年3月3日第22个“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记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李军,提醒和帮助市民重视听力健康、科学保护听力。
40岁女子突发性耳聋石家庄市农村40岁某女士,十多天前忽然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耳内有闷堵胀感,偶有头晕的症状,医院耳科就诊。主治医生李军问诊后得知,该女士出现听力下降后自以为是上火,自行服用清热解毒药物,两三周后症状不见好转,医院就诊。对其进行听力筛查后,属于中度突发性耳聋。治疗上予以激素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后期结合症状,采用溶栓药物、针灸、耳部放血、中药熏蒸,14天后该女士上述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李军介绍,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几乎每天都有突发性耳聋患者前来就诊。突发性耳聋多数表现为急性的、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单耳或者双耳听力忽然下降,患者症状早期伴随耳鸣,重者听力完全丧失,更严重者还会出现耳周皮肤麻木。当你发现一侧耳朵突然出现听力下降,同时伴有耳胀闷堵或者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的听力学筛查。突发性耳聋一般越早治疗越好,超过20天治愈的可能性降低,严重会导致终身失聪,大家应当引起重视。
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措施能避免听力受损?李军给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规律生活作息。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很多人由于熬夜、晚睡、生活作息紊乱,出现了耳鸣、耳痛、耳闷,甚至听力下降的情况。耳鸣到目前为止,具体发病机制不详,但是缺少睡眠、精神压力大都和耳鸣有明确的相关性。如果出现耳鸣,市民要尽快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熬夜。
第二,控制好噪音。市民在平时生活工作中,要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如果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最好戴耳塞,避免噪音刺激,注意防护。平时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等都要把音量调到适中,避免噪声危害。
第三,合理使用耳机。现在耳机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听音乐、打游戏、玩电脑,甚至做运动时都有佩戴耳机的习惯。如此久而久之,会出现耳鸣、耳痛、耳闷,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建议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使用耳机时分贝量也不宜过高。另外,应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第四,不掏耳朵。正常人都会有耵聍,也就是耳屎,它的存在对耳朵有保湿,抗菌、保护耳膜的作用。频繁掏耳朵,会破坏外耳道菌群,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所以尽量不要去掏耳朵。
第五,老年人要控制好血压、血糖,降低突发性耳聋发病概率。
第六,耳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比如耳痛、耳鸣、耳闷、眩晕、听力下降、耳朵流水等,医院就诊。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李军建议,市民要像时常查视力一样查听力,听力健康若出现问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同时也建议市民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调整作息,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听力知识链接1.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由于经常熬夜、工作的繁忙后,听力突然下降或者是突然间听不见,有些还伴有眩晕,经常会认为过两天自己就会好,或者先暂时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医院看病,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耽误了病情,导致听力无法恢复或恢复不良。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发性耳聋。该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或病毒感染、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诊断突聋后一定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越大,以免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听力不能恢复。
2.如何早期发现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听力损失?
新生儿及儿童听力筛查,对其听力及言语的发育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宝宝出生三天左右,须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须进行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6、12、24和36月龄是儿童听力筛查重点年龄,任何时期未通过听力筛查,均应及时诊断,尽早让患儿接受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干预。儿童看电视音量开得很大呼之不应或需大声呼喊才有反应等现象;青少年长期接触噪声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医院耳科进行专科检查及听力检测,避免错过治疗时机,导致耳聋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交流障碍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3.耳朵经常流脓,听力下降是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从病因方面可以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朵流脓、耳痛、耳聋、耳鸣、眩晕,中耳炎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颅内和颅外并发症;同时中耳炎有时也是鼻炎和鼻窦炎的并发症。中耳炎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大多数中耳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4.何为耳鸣?耳鸣能治好吗?
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耳鸣的经历,部分为生理性耳鸣,可以自行消失,但仍有部分耳鸣机制复杂,找不到确切病因,那么耳鸣能够治好吗?在这里治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耳鸣消失,另一种是耳鸣适应。耳鸣适应是指耳鸣声仍存在,但已经对其适应和习惯了,对人的生活工作不产生任何影响。耳鸣的消失依赖于找到耳鸣背后隐藏的病因,找到病因及时解决;如病因无法确定,对此类耳鸣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心理治疗,耳鸣咨询及声治疗等,通过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绝大部分耳鸣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因此出现耳鸣,医院的专科诊断治疗,而不要相信所谓的广告和灵丹妙药,也不要急于求成,有病乱投医,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5.眩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吗?
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耳部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平衡紊乱导致眩晕,大部分的耳源性眩晕预后良好,经积极正确治疗效果满意,因此出现眩晕,特别与体位相关,或是眩晕同时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耳源性眩晕可能。如果有头晕或者眩晕发作的情况,一定要尽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ms/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