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布拉柴维尔  >> 布拉柴维尔文化 >> 正文 >> 正文

将冥王星ldquo踢出去rdquo

来源:布拉柴维尔 时间:2020/9/17
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行星的定义看来一时半会难有定论,请大家拿好爆米花准备看戏。

撰文戚译引

年,国际天文学会(IAU)将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之列,这一决策在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天文学家对这个决定也不太满意。最近,发表在行星科学期刊《伊卡洛斯》(Icarus)上的一篇研究综述指出,将冥王星排除在外的关键定义“清空轨道”缺乏文献支持。

图片来源:NASA

什么是“清空轨道”?

根据年IAU确立的行星定义,一颗行星必须:

a)处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

b)具备一定的质量,自身的重力能让它克服刚体力,达到一个流体静力平衡状态,即形状接近球形;

c)能够清空轨道(也就是说它必须是轨道上最主要的万有引力源,在它的轨道和周围不能有其他质量相对较大的物体)。

冥王星正是因为不满足第三条定义而被排除在外。它的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交叉,而且与柯伊伯带(Kuiperbelt)有较大的重叠,这是太阳系边缘的一片区域,类似于小行星带,但是要比小行星带大得多,其中漂浮着固态的甲烷、氨和水。目前冥王星被分类为柯伊伯带中的一颗矮行星。

柯伊伯带示意图,黄线为冥王星轨道

图片来源:NASA

但是等一下,这条定义是哪来的?

中佛罗里达大学(UCF)、佛罗里达太空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菲利普·梅兹格(PhilipMetzger)和同事们回顾了过去年的相关文献,发现只有年的一篇论文用这个定义来区分行星和非行星,而且文中的论证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实际上,天文学家们也并未严格遵守现行的行星定义。梅兹格说:“我们列出了一百多个近期案例,其中行星科学家对‘行星’一词的使用违反了IAU的定义,但是他们这么做是出于实用的考虑。”

“那是个含糊的定义。他们并没有说明什么是清空轨道。如果你认真执行这个标准,那么就没有行星了,因为没有一颗行星能清空轨道。”

行星定义之争

天文学家曾经将一些较大的卫星称为行星,例如土卫六(泰坦)和木卫二(欧罗巴)。梅兹格介绍,文献综述表明,对行星和其他天体(如小行星)的划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开始的,当时杰拉德·柯伊伯(GerardKuiper)发表了一篇论文,依据星体的形成过程进行分类。但是这个主张没有被纳入行星的定义中。

梅兹格认为对行星的定义应该基于它自身的性质,而不是其他会发生改变的外在条件,例如行星轨道上的活动。他建议,行星的分类标准应该仅仅看它是否足够大,即自身重力能否足以让它变成球形。

他说:“这不是一个随便的定义。这其实是行星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行星内部将发生活跃的地质活动。”冥王星就拥有一个地下海洋,多层结构的大气,有机化合物,早期湖泊的痕迹和多颗卫星,“它比火星更加动感和充满活力,地质环境比它更复杂的行星就只有地球了”。

“新视野号”发回的冥王星表面照片

图片来源:NASA

实际上,许多天文学家提议将行星内在性质作为唯一的定义标准,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去年,《福布斯》(Forbes)科技专栏作家、天体物理学博士伊桑·西格尔(EthanSiegel)撰文指出,“天文学就像房地产行业,位置几乎意味着一切”。他认为,同样性质的天体放在不同的轨道上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不能无视天体的位置,把任何球形的星体都称为行星。

在位置这个话题上,行星定义中的第一条“围绕太阳转动”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一些系外行星科学家提议将这条标准改为“围绕恒星转动”,以便将太阳系之外的星体纳入行星的行列。去年2月,几位NASA科学家更提议将定义改为“围绕任何一个星体转动”,按照这种方式,太阳系中将马上“多出”上百颗行星,不仅冥王星能够归队,月球也会成为一颗行星。

行星的定义看来一时半会难有定论,或许就像科技媒体ScienceAlert的导语所说的,“去拿点爆米花,马上回来”。

参考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binbinb.com/blcwems/5447.html